手机版 客户端
美国医生网 首页 医学知识 查看内容

抗抑郁药不只增加自杀风险 副作用很大

2024-2-20| 发布者:mghrshw| 查看:177| 评论:0

摘要:仅仅在新冠第一年,抑郁症跟焦虑症就上升了25%,抗抑郁症药物的使用更是变得普遍。然而研究却发现,抗抑郁药物有意想不到的风险。抑郁症盛行!抗抑郁药如何起效?WHO统计发现,在全球,每20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抑 ...

仅仅在新冠第一年,抑郁症跟焦虑症就上升了25%,抗抑郁症药物的使用更是变得普遍。[1]然而研究却发现,抗抑郁药物有意想不到的风险。

抑郁症盛行!抗抑郁药如何起效?
WHO统计发现,在全球,每20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抑郁症。[2]

上个世纪60年代,人们发现,抑郁症可能是因为大脑中没有足够的血清素——他们认为,血清素是人的“快乐因子”。血清素实际上是神经递质。突触前神经元会释放血清素,也可以把血清素重新吸收回去,以维持平衡。

于是,人们便基于这样一个粗浅的理解开始设计药物——如果把血清素“回收”的通道堵住,体液中的血清素含量就会升高,如此便能缓解症状。

目前最常见的几大类抗抑郁药物主要的作用机制,都是调节血清素以及另一些神经递质的回收。比如:选择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剂(SSRI)、正肾上腺素与血清素回收抑制剂(SNRI)等。

虽然现在看似有很多的选择,但是这些药物其实都是基于相似的机理起作用。目前的抗抑郁药机理上,其实存在巨大的缺陷,但是人们仍是大量使用。

13%成人过去30天在吃!抗抑郁药的大量使用
人们患上抑郁症的原因各有不同,程度也有巨大差异,在用药上应该有更为全面的考量。但是,很多医生会像使用止痛药的方式来开抗抑郁药,在药物效力减弱之后又不断地加大剂量,造成滥用。

据CDC统计,美国目前有13%的成年人、18%的成年女性在过去30天内服用了抗抑郁药物[3]。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另外,使用抗抑郁药的年龄段也在快速扩大。过去成年人用的多,现在也有相当数量的13~19岁青少年在吃。青少年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一有情绪问题就吃药,会形成对药物的依赖,而不再思考自己如何成长、从情绪上成熟起来,或是从亲人朋友等其他方面来寻求帮助。

FDA警告!抗抑郁药可提升自杀风险
那麽,如此庞大的人群使用抗抑郁药,是否可能带来风险?

一份发表于《精神病学前言之声》(Frontiers in Psychiatry)的研究统计了澳洲2012年以来的抗抑郁药处方率和自杀率,对比后发现这两个数据呈吻合的上升趋势。

FDA在2004年就曾提出警告:服用抗抑郁药物的年轻人,自杀风险增加[4],包括自杀想法和行为。

当时FDA对所有等级的抗抑郁药使用了“黑箱警告”标签(black-box warning),这是FDA对于已经批准药物给出的最高警告,大家在药品包装上也能看到这种警告。该警告在2005年生效,在2006年,警告年龄扩大到25岁。

警告虽然引起了业界的一度重视,但是并没有阻止社会大环境鼓励使用化学物质来控制精神问题。于是,抗抑郁药的使用只是短暂下降,2006年后又再度回升。

而且,抗抑郁药在全球带来了庞大的利润。2020年,抗抑郁药的市场达到150亿美元。

《英国医学期刊》发表的研究进一步佐证了,在吃药的28天,患者试图自杀的风险比吃药前大幅提升。而且,停药后短期内,症状还可能出现严重反弹,所以自杀倾向在停药阶段也有所升高。[5]

如果患者患有重度抑郁,目前迫切需要得到帮助,而药物需要很长时间才看到效果,过程中还有可能使症状进一步恶化,这一风险要如何承担呢?这也是大面积使用抗抑郁药需要面对的一大问题。

抑郁症好转,不是因为抗抑郁药?
更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对于抑郁症的认识,可能一开始就是错的。

相关的质疑也有很多。加拿大和美国佛吉尼亚大学的专家进行了一项研究,发表于《神经学与生物行为综述》(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杂志[6]。

这篇文章收集了大量与血清素相关的研究,发现血清素量的高低决定人们情绪的变化的概念是错误的。

研究首先发现,血清素的量和精神状态的关联不是单一的。抑郁时,血清素量不一定下降,很多情况反而有所上升。这是因为脑部的血清素变化很难测量,曾经的检测技术也有所局限。

而且,血清素不是单一的“快乐因子”。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跟身体多个器官系统的能量调节密切相关。

除了大脑,血清还会作用于全身多个器官,对很多机能的运作造成影响。包括线粒体能量的产生,牵扯到能量的储存;血清素也直接影响到糖的代谢以及能量在不同器官中的分布和吸收;还会直接影响免疫系统、生长发育、生育能力等等。而抗抑郁药SSRI,实际上会破坏人体多个系统的能量平衡,带来许多问题。

研究还指出,有一些人服用药物一段时间后,抑郁症状有所缓解,但可能其实并不是药物带来的;而是因为,药物使血清素失衡、破坏能量平衡后,促使人体作出了自我保护的补偿性调节。

这相当于对上个世纪60年代抗抑郁药的机理进行了彻底推翻。

遗憾的是,由于这是一篇较为深奥的学术性文章,媒体并没有大面积报道。

随着过去几十年对脑部科学和神经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科学家不断发现,血清素对大脑的影响并不像我们过去想像的那么简单,而这些概念是抗抑郁药物开发当初无人知晓的。

比如说,如果海马体里的血清素水平出问题,会引起记忆力下降,神经滋养因子的信号也会下调;如果下丘脑中出现血清素水平的问题会影响生长、繁殖、运动的能力,等等。

由此可见,大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一种物质对大脑不同部位的影响是不同的。而使用药物直接阻断血清素等物质的平衡,反而会造成身体更大的紊乱。

抗抑郁药的副作用
抗抑郁药的副作用也是形形色色的,比如严重的失眠或瞌睡症,还有性功能障碍;术后服用抗抑郁药出血死亡的概率更高[7],等等。另外,抗抑郁药和很多药物不能同服,比如高血压药。

一篇发表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的研究发现,许多抗抑郁药物会引起性功能障碍,一些药物影响甚至高达20%~30%[8]。

此外,如果停止了长期服用的抗抑郁药物,也会带来大量副作用,包括感官出现问题。因为当人习惯于依赖化学物质时,认知水平会下调,容易出现麻木、感觉异常和认知障碍、失眠、梦魇等等问题。

停药后,身体机能也会出现失调。因为90%以上的血清素作用在身体不同的器官,所以药物的作用也是全身性。可能会出现腹泻、恶心、肌肉僵硬,反射反应出现问题,体温过低甚至休克等等。

所以在家服药时也一定要注意剂量。

现代医学着重用物质变化来解释一切,用化学变化来解释精神疾病,然后再根据这个“解释”来研发药物。但是,随着研究的深一步的进入,可能会发现这个“解释”是错的,药物也是弊大于利的。

除了药物,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善抑郁?
那麽,除了化学药物,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治疗抑郁症等等的精神疾病呢?

有些心理科医生在开药物之前会给患者做一些认知方面的治疗,其中有一种是认知行为疗法(CBT)。医生通过谈话了解患者的困扰,帮助患者寻求纾解问题的方法。 这种沟通对很多人有一定帮助。

但是在西方医学的传统框架下发展的认知行为诊疗其对于人的情感、认知、能量,以及身心灵多方面的认识,仍然有所缺失。

比如,为什么跟不同的人谈话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因为谈话对象背后所带的能量是不一样的。如果医生透过语言传递的能量比较正向,就可能更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问题;反之,如果医生当天本身的心情、能量状态比较糟糕,可能就不会起到实质的帮助作用。

其实人的“感受”很多情况下是一种“对能量的感受”。而人的情绪(Emotion),如果追溯它的拉丁词的词根的话,写为“Emotere”,意为“移动的能量”。也正是如此,情绪实际上也是一种能量。

目前有一些科学家结合了目前的生理学、神经生物学及生物物理学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生物能量学。生物能量学对人体的认知有了一个相当大的突破。

它强调,人体不仅有物质层面,也有能量层面的变化。人会受到身体周围的电磁场的影响,受到其他人能量的影响,也会受到其它从宏观到微观能量的影响。许多人通过打坐改善了精神上的问题,就是调节了能量的平衡。

从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角度来理解,人体有经络系统,这也是对人体的能量调节的一种解释。

人们需要一个全新的角度,从整体上看待抑郁症等精神疾病,不能一味地依赖化学药物来治疗精神疾病。从整体上考虑人体、认清抑郁症原因,再进行治疗,才能对精神健康起到更为长久而稳定的益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