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科名医冈本裕在他的《90%的病自己会好》一书中说,自愈力可以处理人体90%的病痛,只要自愈力功能正常。究竟自愈力是什么?如何让它正常发挥作用呢? 从拉肚子到血压升降 都是自愈力的表现 淮元中医诊所主治医师许腾鸿表示,自愈力是身体自我调节、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能力,并让身体维持平衡稳定。同样的,当身体状态越稳定,自愈力也会变好,使小病能很快痊愈,也不容易生大病。 自愈力的范围很广,新陈代谢、免疫力、修复能力、代偿能力、血压、血糖、内分泌、神经系统等都包括在内。它可以维持身体的稳定性。 生活中有许多身体反应,都是自愈力的表现: 大脑传递讯号,让人感到饥饿去吃饭、觉得疲倦去休息。 通过打喷嚏、流鼻水、流汗、把痰咳出来,将体内毒素、异物排掉。 一般小感冒,休息、多喝温热开水加速身体代谢循环,也能很快康复。 扭伤、拉伤或肌肉、肌腱的发炎等等,经过适当休息也可自行恢复,只是需要较多修复时间。但人们通常得继续工作或活动,所以藉由治疗,让身体较快恢复正常,缓解疼痛和不适。 吃坏肚子引发呕吐、腹泻,是身体为了维持体内良好环境,把引发肠胃道发炎的东西排出去。 许腾鸿举例,有些患者吃坏肚子造成腹泻,自行吃止泻药后,肚子反而更痛,原因在于脏东西没有被排干净。经由服用清热解毒、促排便的中药,把肠胃清一清,就可改善症状。但是,当腹泻严重,可能导致脱水时,仍有止泻的必要。另外,还要先确定造成腹泻、呕吐的原因,若是病毒感染就另当别论了。 有些人在疲累时,依然需要继续工作或活动,此时会出现心跳偏快,血压上升。这是身体因疲倦无法负荷,所以分泌一些如肾上腺素等抗压力激素来应急代偿的现象。初期时,这种现象不属于高血压,只要经过休息,血压就会慢慢降下来,这也是自愈力的表现。 冈本裕认为,90%的疾病自己会好,“可能不只90%,我觉得还低估了”,许腾鸿说。前提是疾病尚在初期且身心状态稳定,自愈力才能有效发挥。 疾病讯号:身体失去平衡、自愈力变差 但是,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因素会让身体失衡,使自愈力变差。例如,工作过劳、不运动、睡眠品质差、饮食不节制、常吃高油高糖的食物、时常喝冰饮。 当身体过度负荷,长期下来会出现代偿现象,比如心跳或血压不稳。身体的不稳定及长期代偿,久了会导致自愈力变差,进而生病。 例如,长期摄取过多油脂和糖分,让身体长期调节血糖直到无法再调节时,就出现血糖抗性,代谢不良的情形,进而导致糖尿病。 体内平时就有癌细胞到处循环,当身体状态好时,T淋巴球、巨噬细胞及一些免疫细胞可扑杀掉癌细胞,使癌细胞维持在一定数量以下。但当身体失去平衡,免疫系统跟循环代谢系统变差,不仅很难扑杀到癌细胞,还会变成有利于癌细胞增生的酸性体质,进而引发不同的癌症。 当身体失去平衡,大脑传达的讯号还会出错。例如,处在压力下,肚子明明不饿,也会驱使人们去大吃特吃,造成发胖。 如何提升自愈力?改善精神状态是关键 生病吃药可以辅助自愈力,让身体较快痊愈。 同时,还要调整生活作息,少让身体处于过度疲倦状态、避免熬夜、适当运动。饮食方面,应营养均衡,避免吃过饱及长期食用高油、高糖、冰饮等食物。 但这对现代的人来说,“确实是难了点”,许腾鸿坦言。因此,还可通过吃药膳、服用保养品、按摩穴道等,帮助身体恢复稳定度、提升自愈力。 保持好的精神状态,也是改善自愈力的一大关键,包括适当调节情绪、释放压力。许腾鸿强调,情绪、压力等问题对现代人影响很大。 临床上,有许多抒发情绪压力、转换心情,进而影响健康的例子: 1. 在基因营养功能医学专家、科博特诊所院长刘博仁的门诊中,有位罹患乳癌的患者,检查发现体内有塑化剂污染及长期压力造成肾上腺皮质醇分泌过度的问题。她认为罹癌原因是上司长期施加太大的压力。 刘博仁建议女患者:主管在念时就看他嘴巴,想好玩的事情。患者照做后表示,发现主管的牙齿很黄,觉得很好笑,反而没注意主管在骂什么。随着患者转换心境,情绪、压力及睡眠状况都得到改善,抗癌之路也更顺遂。 已有多项研究指出,情绪压力与癌症有很大关联,例如罹患肝癌、妇科癌症等,还会影响治疗结果。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年会上曾有一份报告指,忧郁程度更高的癌症患者,对化疗的反应比没有忧郁的癌症患者更差。 纾解情绪、压力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用力呐喊、找人聊天、运动、进行腹式呼吸、吃美食、做喜欢的事等,但就是不能以疯狂工作让身体很累的方式来转移心情。 2. 一位有生理痛困扰的女生,有次因经痛躺在床上休息时,刚好朋友邀约逛街。她转念想说,既然都要痛,不如出去走走还比较愉快。结果,在与友人开心逛街聊天的过程中,经痛就消失了。 原因在于心情愉快时,内分泌系统会分泌一些有抗发炎作用的物质。因此感到不舒服的时候,在身体允许的状态下,可从事让心情愉快的活动,藉由心情转换,让内分泌改变。 心情转换还包括宽恕、原谅别人。全美排名第一的医院梅约诊所(Mayo Clinic)曾刊文指出,放下怨恨的宽恕行为,能带来增强免疫系统、降血压、增进心脏健康、减少焦虑和压力,以及改善心理健康等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