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医学杂志《柳叶刀》(The Lancet)指出,新冠大流行即将结束,但新冠病毒将持续存在,那么现有的防疫方法是否可以有效地防范呢?欧洲病毒学专家、生物技术公司首席科学家董宇红博士提出,除了外在的公共卫生措施外,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内在精神层面的提升,才能全面提高抗病毒能力,更好的保护自己。 大流行即将结束?Omicron疫情的6大特点 世界正在经历着Omicron变种所带来的巨大浪潮,依据病毒基因资源开放平台Nextstrain的数据,Omicron变种已经传播到了140个国家,且已经占全球新冠感染案例的97%(截止2月27日)。而全球检测到Omicron变种的比率,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飙升当中,它只用了3个多月,就达到了Delta变种花8个月的时间才能达到的比率。 今年1月,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教授、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IHME)主任克里斯托弗‧默里(Christopher Murray),在《柳叶刀》发表文章,并针对Omicron变种的传播分析现况。 结合他的文章以及其它研究,我们能总结这波Omicron疫情具有6个鲜明的特点:三升三降。 “三升”指的是整体感染率、无症状或轻症率,以及住院人数。 1. 整体感染率:据健康指标和评估研究所估计,2022年1月中旬,全球每天有1.25亿人感染Omicron变种,比起去年4月Delta变种在全球肆虐的时候,它的峰值超过了10倍以上。此外,依照它的传播速度,预计到今年3月下旬,全球将至少有一半的人会感染Omicron变种。 2. 无症状、轻症率:Omicron变种引起的无症状、轻度感染的比例,会增加80~90%,整体来说,疫情有轻症化的倾向。 3. 住院人数:虽然重症率、住院率在下降,但因为Omicron变种的整体感染基数特别高,至少增加了10倍以上,因此住院的人数依然会上升。依据IHME的模型,有一些国家的住院人数,已经呈现上升的趋势。 “三降”指的是住院率、重症率、死亡率。感染Omicron变种的人群中,这些比率都有明显的下降。 1. 住院率:巴西大规模研究发现,Omicron变种的有症状住院率下降了53%;美国各州的住院比率下降50%。 2. 重症率:巴西研究下降74%;加拿大和南非,医院中需要插管的比例或濒死率比例下降 80~90%。 3. 死亡率:巴西研究下降91%。 目前因为有大面积的人被感染,所以疫情还没有走向终点。但是,由于三升三降的特点,未来新冠病毒的传播对健康的危害将变小,疫情有可能从大流行逐渐转变为地方病。那么,大流行与地方病的定义是什么呢? ● 大流行(pandemic):传播面积广、致病性强,致死率高,能够影响全世界的疾病。比如2021年的Delta变种大流行。 ● 地方流行病(epidemic):可能还会传播,但是致病性、致死率不如大流行,总体影响不大,不会大面积影响全世界。可能呈现季节性(比如流感容易在冬季爆发)、地区性(限制在某些地区或国家)。然而,尽管没有广泛的传播,地方病还是可能导致比较严重的疫情。 Omicron变种传播速度太快 疫苗、口罩对疫情效果差 那么,最终让疫情结束的,是我们现在正采用的防疫措施吗?对此,默里教授分析了目前4种防疫措施对Omicron疫情的实际效果: 1. 疫苗:接种效率慢于病毒传播和变异速度。 2. 口罩:在Omicron已经流行的地区,即使有80%的人戴口罩,在未来4个月内也只能减少10%的感染率。 3. 增加检测率:只会让更多人被排除在工作或学校之外,并不会影响Omicron的传播速度。 4. 追踪接触者:鉴于Omicron传播的速度和强度,对接触病毒感染者的追踪措施也可能是徒劳无功。 结果就是,Omicron变种的传播速度太快,以至于很多计划和措施,对控制Omicron疫情的效果都不理想。 其实,对于疫情的未来走势,目前没有任何一个专家能够准确地预言。这是因为新冠病毒最大的特点就是微观、善变、难以捉摸。 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它的结构比起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来说更加不稳定,在复制过程中容易发生突变,这就导致新冠病毒容易快速地变异。 因此,我们几乎可以肯定未来仍会出现新的变种,如果将来的病毒比Omicron的传播力更强(比如Omicron的BA.2亚种就有这种倾向),那么目前的防疫措施对控制疫情的效果,依旧会十分有限。 注重精神和行为层面 可提升抗病毒能力 除了疫苗、口罩等防疫措施外,真正抗病毒的关键,或许就在我们每个人自身的身体层面上。 现代医学经常讲,绝大多数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都是由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在原因: 内因是疾病发生的基础,包括人体自身的一切影响抗病毒免疫力的状态,分为2个方面:遗传因素和免疫细胞状态。 1. 遗传因素:2021年10月,来自德国图宾根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的蒂鲁马莱萨米‧维拉万(Thirumalaisamy P. Velavan)教授,以及他的团队,在《柳叶刀》旗下的医学期刊《E生物医学》(eBioMedcine)发表了一篇综述文章。他们认为是否容易被病毒感染,或是感染之后发生的重症程度,与人体的遗传基因有关系。 许多基因可以提升人体的免疫力,比如: ● 干扰素相关的受体表达基因(IFNAR2) ● OAS基因:是抗病毒防御中的干扰素诱导基因,通过调节人体细胞的抗病毒机制来影响机体的抗病毒能力。 ● ABO血型基因:O型血的人可以通过辅助受体的间接调节,影响人体对新冠病毒的易感性。 ● 二肽基肽酶9(DPP9)基因、酪氨酸激酶2(TYK2)基因:与感染病毒后造成重症有关 ●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影响细胞免疫功能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2 (ACE2):影响病毒进入细胞的能力等等。 2. 免疫细胞状态:能影响免疫细胞功能的因素,包括饮酒、抽烟、睡眠、情绪、压力、幸福观等。 ● 饮酒:抑制免疫细胞数量和功能。 ● 抽烟:影响呼吸道黏膜上皮的抗病毒状态。 ● 睡眠:影响人体免疫力的修复速度。 ● 情绪、压力:负面情绪会导致压力激素释放,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和数量。 ● 幸福观:衡量幸福观的标准不同,都会影响人体免疫细胞整体的抗病毒能力。 这些因素是人的精神和行为层面的事情,看似很难跟免疫细胞的功能联系起来。但是,最近几十年兴起的一门新兴科学——精神神经免疫学,给人们揭示了宏观世界的行为、精神、情绪变化,跟微观世界的细胞免疫力是息息相关的。比如,诚实、忍让、宽容待人、为他人着想、为社会奉献的人,是不容易感染病毒的;相比之下,说假话、爱生气、情绪控制不好、注重物质层面享受的人,更容易感染病毒。 外在原因: 外因是疾病发生的外在条件,属于无法人为控制的因素,比如病毒突变情况、传播力、致病性等。 对抗疫情,是内在、外在的两方面因素共同起作用,所以我们不能只是一味的强调外在病毒的因素,而忽略了人体自身内在的条件。尤其是当变种病毒的传播力变得越来越强的时候,我们就更应该多思考,如何才能有效地运用内在的抗病毒免疫力。 所以,在疫情起起伏伏中,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提倡人们重视传统价值中的诚信、善良、忍让等理念。更进一步来说,挖掘来自精神层面的抗病毒潜力,或许可以更好的帮助人们应对疫情,也可能是最终让疫情结束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