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广为人知的疑难病症之一。但医学专家表示,只要采取正确的方式控制血糖,能让糖尿病不影响生活,甚至治愈。 台湾内分泌暨新陈代谢科游能俊医师在健康频道“早安健康”中说,糖尿病分二型和一型,二型糖尿病的患者身体基本上可分泌胰岛素,而一型则没有。一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制造胰岛素的细胞,令胰脏完全或几乎无法制造胰岛素。基本上讲,一型糖尿病无法提早预防,治疗上也只能靠外部注射或服用药物来提供胰岛素和控制血糖。 而二型糖尿病则跟后天的生活习惯、饮食、作息、身体代谢等较为相关,可以透过改变生活与饮食及运动来预防、治疗。 游能俊医师说,糖尿病已经不是老人的专利,很多青壮年,在二型糖尿病前期没有好好控制,不进行调节的话会发展成糖尿病。 台湾前卫生署副署长宋晏仁医师在他个人频道中说明,过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是给病人施用胰岛素,降低他的血糖,但是这样的做法只是在强迫细胞利用和储存糖,但是人体的细胞吸收不了这么多糖,要降低血糖就只能继续施用更多的胰岛素,造成恶性循环,甚至让人有“糖尿病如果用药,就要用一辈子”的错误观念。 他认为,真正让身体有效地利用糖,就是从饮食跟运动着手,从生活习惯上真正的改变。 游医师建议,要从六个方面入手预防糖尿病:维持良好体重、摄糖量适当,有规律的运动,保持心情愉悦,健康检查,避免久坐。 调整饮食顺序也有助于预防糖尿病。他建议优先食用蛋白质及蔬菜,将吃饭配菜改成“吃菜配饭”,有效改变饮食习惯,也更有饱足感。饭后30分钟到2个小时期间做一些运动,即使是10分钟的走路、爬楼梯都可以。因为餐后运动身体会优先应用食物产生的糖,有效下降餐后血糖。 他提醒,除了管控三餐吃的东西,还要戒掉时常进食的习惯,如喝酒或饮料、宵夜、点心零食等等,这些都会让血糖持续维持在高水平。 每个人的对糖耐受性不同,身体代谢的不同。不管是一型还是二型糖尿病,只要患者能控制好自己的生活方式,稳定血糖,也是能跟正常人一样生活,甚至能从事运动竞技。 香港运动员黄家荣是“一型糖尿病患者”,同时是一位长跑好手,在今年初的“香港100”马拉松赛事中分别完成103公里、56公里及33公里的赛事,摘下大满贯殊荣。 黄家荣10岁时,发现自己属于一型糖尿病患者,最担心是血糖低的问题。他每次运动前都要“做好准备”,出发前吃个丰富的早餐、带有含糖分的饮料等。曾经与同事进餐前验血糖,有同事就说,“你有糖尿病,是不是吃太多糖呀?”听到这些说话会有点“不舒服”。但他觉得不需要特别避忌,让同事们多点了解糖尿病,多点沟通,对自己的病情也有好处。 香港糖尿病联会及协会建议,鼓励患者与亲人多谈论他们的疾病,对患者的亲朋好友等提供更多心理支持,而患者亦应抱持正确心态,从生活饮食及药物治疗双管齐下控制血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