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COVID-19)的长期影响不容忽视。最新研究发现,染疫后重症住院的患者罹患癌症的风险增加了31%,而罹患肾癌、血癌的风险增加了超过两倍。与此同时,民众与专家担忧疫苗是否真能预防重症。 2023年5月,日内瓦大学全球健康研究所、法国国家药品和健康产品安全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知名期刊《自然》(Nature)旗下的《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 根据该成果报告,研究人员分析了法国国家卫生数据系统的4万1,302名因感染新冠病毒入院的重症患者,以及71万3,670名未染疫入院的对照组的癌症发病率,两组人的性别、年龄及地域相近,患者参与研究的时间段为2020年2月~2021年8月期间。 结果发现,入院的重症患者罹患癌症的风险比对照组增加了31%。而在开始追踪的前3个月,重症患者罹患癌症的风险则更高,比对照组高65%。 在不同的癌症类型方面,重症患者罹患肾癌的风险大增216%,结肠癌风险增72%,肺癌风险增70%;而重症患者罹患血液系统癌症的概率尤其高,血癌、骨髓瘤及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风险分别增加228%、121%及115%。 研究人员根据年龄和性别进一步分析发现,女性和60岁以下人士出现感染新冠病毒的重症往往意味着更高的癌症风险。在感染COVID-19并出现重症后,女性罹癌风险增加69%,而男性增加20%;60岁以下人士罹癌风险增加78%,而60岁以上长者增加22%。对于60岁以下的女性,染疫后出现重症意味着罹癌风险增加115%。 这项研究未能说明患癌与COVID-19重症之间的因果关系,但研究人员认为,在感染COVID-19后出现重症可能是患有未经诊断的癌症的标志。 癌症会成为 COVID-19 后遗症吗?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引发感染的新冠病毒会长期影响免疫力,引起慢性发炎,并造成不可逆的组织损伤。早前的研究已经发现,一些病毒引发肿瘤的机制与慢性低度炎症和免疫逃逸有关。感染COVID-19会导致细胞因子过度释放、T细胞反应受损、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及组织损伤,这些也是肿瘤微环境的特征。 《国际分子科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今年刊登的一项研究,进一步分析COVID-19病毒与癌症的关系。一方面,癌症患者更容易感染COVID-19,而且更容易出现重症,甚至死亡。另一方面,COVID-19病毒有致癌潜力,会透过影响一些信号通路、改变肿瘤细胞和患者的代谢等,从而让肿瘤或癌症发展更快。 在感染期间,患者体内的粘蛋白(MUC)水平升高,粘蛋白较多在肿瘤组织中生成,而在正常的组织中较少。 研究人员也指出,对于长新冠患者来说,COVID-19病毒感染的后遗症会持续存在几个月,有可能进一步增加患癌风险。这一现象仍然有待进一步研究。 接种疫苗能预防重症吗? 在疫情之后,多国政府要求民众接种疫苗,来预防感染COVID-19后出现重症的风险。不过,有专家认为,接种mRNA疫苗与青年、中年癌症发病率增加有关。 美国病理学家兼科尔医疗诊断公司首席执行官瑞安•科尔(Ryan Cole)博士曾对大纪元表示,过去在年轻患者当中很少有人得癌症,但在开始接种COVID-19疫苗后,年轻癌症患者突然增多,而且这些癌症发展非常迅速,传统的治疗手段对它们失去了效果。 今年5月,《疫苗》(Vaccines)杂志刊登的一篇由多国合作的研究文献指出,尽管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表示,在整个COVID-19大流行期间,未接种疫苗的人的死亡率一直高于接种疫苗的人,但英国的数据则显示,从2021年11月底到2022年12月,与未接种疫苗的人相比,接受第三剂疫苗的人当中死亡更多。 最近的一项研究调查了欧洲在2021年COVID-19 疫苗接种率与2022年每月增加的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死亡率高于疫情之前。以2022年前9个月的数据分析,在31个国家当中,2021年疫苗接种率较高的国家全因死亡率增加较多,2021年疫苗接种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2022年每月的死亡率就会增加0.105%。在调整其它因素后,这种关联仍然明显。 美国病毒学专家、前美国陆军研究所病毒系实验室主任林晓旭在新唐人“健康1 1”节目中表示,绝大部分人感染Omicron后是轻度症状或者是中度症状,而真正有严重症状的比例是非常少的,在没打疫苗的人群中重症率也很低。 他解释,不打疫苗并不是不注重健康。很多没有打疫苗的人会做好个人卫生,不把疾病传给他人,并采取积极措施提升免疫力。除了打疫苗之外,也有部分医学数据说明服用辅助药物,如维生素、伊维菌素或羟氯喹有助预防重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