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是一种慢性病,不仅会造成牙齿脱落,还与心脏病、失智症、癌症等多种慢性病呈高度相关。通过2方法抑制牙菌斑,可有效降低罹患牙周病的风险。 牙周病可引发心血管疾病、增50%胃癌风险 在我们看似干净的口腔,其实是有细菌黏在牙齿表面的。如果没有做好口腔清洁,这些细菌会堆积在牙面、牙缝和牙肉边缘,形成牙菌斑、牙结石。它们还能进一步造成牙周发炎而萎缩,导致牙周病。 牙周病的常见症状有: ● 牙龈红肿(肉眼可明显看出比别的地方肿)、刷牙流血。 ● 牙龈萎缩、牙根裸露及敏感。 ● 口臭、牙缝变大容易卡菜渣。 ● 牙齿变长或位置改变、咀嚼无力、牙齿摇动或掉牙。 悦庭牙医诊所国际医疗暨官邸门诊主任王巍穆表示,他曾经遇过牙周病很严重的病人,只因打了个喷嚏,牙齿就掉下来。咀嚼功能不良也会使患者难以充分咬碎食物,造成肠胃负担、影响吸收。 因牙口不好,患者无法吃一些较硬的食物,例如肉类、纤维较多的蔬菜等。容易因营养摄取不均衡,进而产生其它疾病。 更可怕的是,牙周病还会导致细菌进入血液中,对其它器官造成伤害。王巍穆指出,牙周病会导致心脏包膜感染,“这是一个相当严重的疾病,对心脏的伤害非常大”。 牙周病也与心脑血管疾病有高度关联,美国心脏协会曾发布一篇研究论文指出,牙周病患者的中风概率高。 牙周病也可能对大脑造成伤害。林新医院脑神经内科主治医师林志豪表示,口腔细菌可通过连接大脑的神经血管影响到脑部,产生异常蛋白质并破坏神经细胞,进而使脑部退化,发展成失智症。 还有病例是牙菌斑顺着血液进入眼球内部,造成眼睛疼痛,甚至失明,最严重会有死亡风险。 牙周病也与一些癌症有很高的关联性。 国际知名期刊《英国医学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2020年发表一篇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研究发现,有牙周病史的人,食管癌风险增加 43%。胃癌部分,未掉牙的牙周病患者,风险增加50%,掉了一颗或多颗牙齿的人,胃癌风险增至68%。 另有不少研究指出,牙周病患者也比较容易得胰腺癌、大肠癌,这与少数口腔细菌种类有关。 刷牙随便、免疫力降低都可能造成牙周病 形成牙周病的原因,通常不会只有一个。以下为常见因素: ● 不良的刷牙习惯、不良的假牙设计、错误的治疗方式。 ● 免疫力降低、抽烟酗酒、罹患糖尿病、营养不良、年纪渐增。 这些原因都可能造成牙周病,或使牙周病更严重。 王巍穆列举,刷牙时太用力,随意刷几下就完事,太常使用漱口水,以及认为牙线棒或冲牙机能够取代牙线等行为都是民众常见的问题。 设计不良的假牙也会导致牙周病。早期的假牙设计是把所有的假牙牙套相连在一起,这样就使假牙比较坚固。但因为假牙清洁困难,也没有办法使用牙线,造成严重的牙周病感染。另外,假牙牙套的边缘设计不良、密合度不足或接缝不完整,也容易卡更多脏污,导致蛀牙或牙周病。王巍穆建议,尽量选单颗设计的假牙。 另外,有时会遇到听信偏方的民众,误以高浓度盐水或食用油漱口,还有人用药草按摩漱口。但这不仅延误了治疗时间,更有可能使症状恶化。 用力刷牙、常用漱口水都危险 2方法有效预防牙周病 通过抑制牙菌斑,可有效降低罹患牙周病的风险。 抑制牙菌斑最有效的方式有2个: 一、每天正确刷牙 使用正确的洁牙方式很重要,王巍穆表示,有三个原则:使用贝氏刷牙法、吃完东西刷牙、善用牙线。 贝氏刷牙法则是目前公认最有效的正确刷牙方式。将牙刷刷毛和牙龈呈45度,以轻微震动方式,每次刷2到3颗牙齿。而不是拿着牙刷来回用力刷,否则反而造成牙龈萎缩。 用餐后刷牙可避免牙菌斑跟着一起“吃大餐”,牙线可刮除牙刷无法清干净的缝隙。 有些人会误以为漱口水可取代刷牙、牙线,但漱口水不能天天使用。过度使用漱口水可能使牙齿染色、味觉改变、口腔黏膜过度刺激或影响唾液分泌而口干。有些研究甚至发现,频繁使用抗菌漱口水,反而会破坏口腔正常菌丛的平衡、杀掉口腔内的好菌,影响口腔环境的健康。王巍穆建议,一周使用1~2次漱口水即可。 二、定期找牙医师进行全口检查及洗牙 每半年请牙医洗牙,有机会能提早发现、提早治疗。尤其当牙菌斑、牙结石堆积到不容易清除的地方,如牙龈沟下,只有专业牙医才能清洁牙齿根部,阻止继续恶化。 若是平时出现刷牙流血、牙缝变大、牙齿变长等征兆,提早就医治疗,牙龈也有机会恢复健康。 除了这两个保护牙龈的方法外,日常生活中,戒掉烟酒、避免熬夜、治疗打鼾症状,也能预防牙周病。 睡觉时打鼾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虽然牙周病与睡眠呼吸中止症之间的因果关系未明朗,但两者却存有双向影响。 保持睡眠充足、增强个人免疫力、适当抒压等,则可防止免疫力降低而无法抵抗细菌。 |